Lecture 14 本质因素何在(续); 死亡的本质 I
上一节问题感想,人格分支理论和版本控制很相似(version control system)……
本质因素:
Case 1&2:
灵魂理论 or 肉体理论
如果我的灵魂被完全净化,或者我患了不可逆的完全的失忆症,纳闷即使我的灵魂或是肉体存在,我拥有一个新的人格,我是否还是我,我是否希望以这种新的人格免于死亡?
一般来说,答案是否定的。所以看起来似乎人格理论是人格同一论最正确的解释,然而这种理论也存在着问题:
人格理论承认进化的灵魂(same evolving personality),假设我能活得很长很长,长的足以让我忘记之前的我,那我是否还保持这人格同一呢,似乎这个这个我只是很像我,而不是我(be like me != be me)。
那么这种情况下,与其说我们是否能免于死亡,不如问什么可以使我们免于死亡更恰当一些。
What does it take survival?
先来看我们什么时候才算死了(When do I die)?
唯物主义的角度,当我们的P-funcitoning运行时,我们存在且活着。将P-functioning根据人格理论和肉体理论分为性格功能(P-functionging)和肉体功能(B-functioning)。哪一个对于确定死亡来说是关键的?
来看两种情况:
- 一般情况:星点事我身体功能和性格功能同时停止的地方。
- 肉体理论
- 在星点,虽然我的P-fuctioning和B-functioning都已经停止了,但我的肉体还存在,所以我依然存在,作为一具尸体,但很明显,我不再活着了
- 我还存在,但没有活着
- 人格理论
- 在星点,我的P-functioning已经停止,所以我死了
- 异常情况 P功能早于B功能停止
d 阶段
- 肉体理论,我仍然活着(B功能正常),但我已经不是一个人了
- 人格理论,我死了,但我的肉体仍然活着
a 阶段(胚胎阶段)
- 一般肉体理论,我的肉体存在,我活着呢
- 大脑理论,早期胚胎的大脑没有发育,所以不是活的,晚期大脑发育成熟,视为活着的
- 人格理论,人格还没有形成,不是活的
争论
- 堕胎是否符合道德
- 从d阶段取器官是否符合道德
回到正常死亡情况,问题
人格理论认为,当你的P功能不在时,你就死亡了,那当你睡着了呢?
个人问题,如果你一个人长时间陷入无意识,丧失P功能,当他醒来时,他算重生了吗?
下一回,修正的人格功能~
- Feldman, Fred. "The Enigma of Death." In Confrontations with the Reaper: A Philosophical Study of Nature and Value of Death. Oxford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1992. pp. 56-7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