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cture 20 生命的价值 II:死亡的其它坏处 I

Chapter 1 体验机器(Experience Machine)缺少了什么 ?

如果拒绝体验机器,也就是说体验机器缺少了使生活真正幸福的东西,所以享乐主义是错误的。

拒绝享乐主义的人认为,体验(experience)只是组成幸福的一部分,体验机所缺乏的是信服的另一部分,外在的成就。生活的组成可以简化为好事(goods)和坏事(bads),但是好事包含了pleasure之外其他的成就,坏事包含了pain之外其他的生活部分,个人的体验并不能全面概括。

根据新的对于生活的定义,任然可以简化为一个公式:

goods - bads = outcome

根据不同观点的持有者,这个公式的结果不同:

  • 乐观主义者(optimists) 认为,任何情况下,生活都是快乐的;
  • 悲观主义者(pessimists )认为,生活在什么情况下都是悲伤的;
  • 温和派(moderastes) 则倾向于生活的好坏可以根据生活的不同有好有坏。 *

Chapter 2 中性容器理论有价容器理论*(The Neutral and Valuable Container Theories)*: 关于生命的价值?

容器理论(container theory)的观点,(人的)生命本身可以看做一个容器,而生命中所做的事情,所体验过的经历将作为这个容器的内容物而存在。

中性容器理论(neutral container theory)认为,这个容器是中性的,生命本身不存在价值,人生的价值取决于内容物,也就是人生的经历和体验,其结果有好有坏。

根据这个理论,goods - bads = total中好的和坏的两房面都来自生命内容物。所以享乐主义是中性容器理论理论的一个特殊版本,用快乐和幸福来计算人生的价值。

中性容器理论的反对者认为,作为一个人,生命本身有着积极价值,即有价容器理论(Valuable container theory)。

所以在衡量人生的时候,不能进行单纯的加减来衡量生命,还要额外为生命本身存在这一事实家上积极的分数,即

life points + goods - bads = total

p.s 一些极端的观点会认为,只要生命存在(例如胚胎,肉体)就有生命的价值,哪怕它们没有任何作为人的功能。


Chapter 3 过度有价容器理论 (The Fantastic Valuable Container Theory): 内容很重要

有价容器理论有又可以分为两个版本:

  • 适度有价容器理论(modest valuable container theory)
    • 生命容器本身有价值
    • 但生命内容物可能极坏,并且大于生命容器的价值
    • 人生的总价值可以为负
  • 过度有价容器理论(fantastic valuable container theory)
    • 生命本身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(being alive per se is so incredibly valuable)
    • 人生的总价值始终是积极的

上一讲永生的话题,威廉姆斯认为,永生必然不善,其前提假设是,当生命不断延长的时候,其内容物的价值中奖变坏,以至于超过生命容器本身的价值,所以永生是坏的。

根据过度容器理论,威廉姆斯的前提是不成立的,因为生命存在本身的价值是无穷大,所以整体生命的价值不吭呢未付,所以永生是好的。

在容器理论的框架下,三种观点:

  • 乐观主义(optimism):无论生命的总价值如何,将来,下一个阶段的生活一定是美好的,所以生命值得期待。所以我们死得都太早。
  • 悲观主义(pessimism): 将要发生的事永远都会更坏,所以死亡永远不会来得太早。
  • 温和派(moderates):死亡对有些人早,对有些人晚。

Chapter 4 剥夺论是死亡唯一的坏处吗?让我们来考虑死亡的必然性*(Inevitability )*

从两个层面来讨论:

  • 个体死亡的不可避免

    • 减轻痛苦,让我们觉得安慰,没有选项,不可避免(横竖都是死)Spinoza
    • 悲伤,愤怒,因为无力改变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《地底人》,笛卡尔
      • 个人猜想:也许悲伤的原因是因为可以想象,我们想象到了死亡之外的另一个选项,但是无力改变。
  • (全部)死亡的不可避免

    • 加重痛苦,因为灭一个都得死
    • 减轻痛苦,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死得太早

Chapter 5 死亡的差异性不可预测性*(Variability and Unpredictability of Death)*

  • 差异性

    • 如果我获得比别人短,差异性是坏事
    • 如果我获得比别人长,差异性没那么坏,也有可能是好事
    • 道德层面上,差异性永远是坏事,因为不公平
    • inequality is morally objectionable
  • 不可预测性

    • 因为你能预期自己什么时候死,我们很难制定完全正确的决定并规划我们的生活节奏
    • 如果我们活得比预期短,那我的计划可能没有实施,所以死亡时坏的
    • 如果活得比预期长,那我可能完成了我的计划并且有了额外的时间进行下一个计划,所以死亡没那么糟糕

由上面关于死亡不好的原因的分析可见,真正让生命有价值的(the value of your life)是生活的轨迹(The narrative arc of your life" matters)。

Narrative arc

20.1 的两幅生命轨迹展示了等量的生活内容,只是颠倒了顺序。第一个是由好到坏的生活轨迹,第二个相反。从数量上来说,两者经历过的好事和坏事相当,但是为什么人么在现实生活中会更期待第一种生活?

这似乎又回到了之前卢克修斯谜题(puzzle about lucretius)

为什么我们关心未来不存在的胜于过去不存在的

why do we care about more future non-existence than past non-existence?

回想一下帕菲特的痛苦手术 (parfit pain operation),我们更希望手术已经做了而不是没做。

因为我们更关心生命轨迹的可塑性。

不可预测性会永远使我们的生活脱离我们的计划,它会一致为生活带来小激动影响。


Chapter 6 理想生活是否能被规划?

关于容器理论的思考:
设想存在神明,它将在你死后根据你活着时的价值观,你的主要的理论,决定你会得到什么,根据你生命中的优先来衡量,你会得到什么?

  • Kaufmann, Walter. "Death." In The Faith of a Heretic. New York: New American Library, 1959. pp. 353-376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